《魅力安徽》海外專版是安徽海外宣傳品牌陣地,由省政府新聞辦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海外傳播中心承辦。該專版旨在促進安徽與海外的交流合作,擴大安徽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提升安徽良好國際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安徽篇、傳播好中國聲音安徽版。
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俄羅斯《龍報》、希臘《中希時報》、澳大利亞《華廈商報》和印尼《國際日報》是美、歐、俄、澳等地區和國家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華人主流傳媒。 自2005年以來,《魅力安徽》海外專版分別在上述海外華文媒體出版,每周一期,已刊發近3000期。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該專版已成為向海外華人展示安徽經濟、文化和改革發展新貌的重要窗口。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海外傳播中心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商報社承辦,擁有專業化國際傳播團隊和多元化海外傳播渠道,專注于海外宣傳、媒體推廣、創意策劃等,以全媒體傳播體系全方位展示安徽形象、服務安徽發展。
淮北市搶抓新能源汽車“新風口”
日前,位于安徽省淮北市高新區龍湖工業園的安徽國軒象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生產新能源汽車鋁底盤。面對全省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的新機遇,國軒象鋁加快了生產線的數字化升級改造,全面提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生產產能。此前,該企業投資1億元建設了兩條自動化新能源動力電池箱體生產線。
2020年3月落地淮北市的國軒象鋁不僅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也是皖北首家新能源動力電池輕量化箱體制造基地。作為國軒控股集團工業制造板塊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之一,公司主要從事于汽車輕量化車身零部件、動力電池新型鋁合金箱體、PACK等產品研發生產,產品主要應用于純電動商用車、乘用車、物流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
安徽國軒象鋁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雙運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約5.2億元,實現同比增長422%?!俺送ㄟ^產線自動化升級,進一步提高箱體產能,提高營收外,我們還進一步開發拓展了PACK市場。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建7號PACK車間并逐步投產,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GWh、營收40億元?!?/p>
近年來,淮北市全力構建“五群十鏈”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
淮北市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風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企業培育力度,從項目招引、人才培育、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補短板項目,最高給予5000萬元補助。聚焦新能源汽車上游和中游細分領域,加快發展新能源車身、動力電池箱體、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殼體等特色產業,推動鋁基新材料向新能源汽車部件等高端產品延伸發展。目前,淮北市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已具有一定規?!,F有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規上企業50多家。
近年來,安徽省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推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瞄準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發力后市場領域;引導各地市發揮自身優勢,共同下好產業發展“一盤棋”。
當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是時代發展的“新風口”,安徽省也將其作為十大新興產業之一強力推進,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單”。2022年,安徽汽車產量174.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52.7萬輛,均居中國第7位。今年1月至7月,全省汽車產量123.5萬輛,增長45.2%,其中,新能源汽車43.2萬輛,增長82.8%。(徐宏博 何婉惠)
相約詩意蚌埠 品讀文旅故事
“2023蚌埠市中秋晚會”在中秋前夕上演,整臺晚會從多個角度展現出了一場絕美的視聽盛宴,彰顯安徽省蚌埠市的文化力量。本場晚會以古民居為背景,以淮河文化、大禹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核,古風演繹為主形式,在同一舞臺內,融“古、水、山、居、月”為一體,講好蚌埠文旅故事,傳播幸福蚌埠聲音。
今年4月,蚌埠市文化旅游美食季啟動以來,蚌埠龍蝦啤酒節嗨玩節、蚌埠龍湖音樂節以及各類豐收節慶陸續開啟,亮點頻出。蚌埠市持續加大對文旅產業的謀劃部署力度,以“節”為媒、以“節”賦能,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無限可能,吸引八方賓客紛至沓來?!拔逡弧奔倨?,因電視劇《長月燼明》的熱播,蚌埠市晉級成為網紅新IP,各地游客絡繹不絕,蚌埠市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穩穩接過這波“流量”,創下蚌埠市旅游紀錄新高,并在2023年安徽省文旅“半年大考”中交出了可圈可點的“成績單”。
一幕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戲精彩上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蚌埠市努力讓“流量”變“留量”、“網紅“變“長紅”,讓“文旅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全力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蚌埠市積極搶抓甬蚌結對合作幫扶重大機遇,在一體化中加快推動蚌埠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三地一區”兩中心,奮力開創新階段現代化美好蚌埠跨越發展新局面。 (劉靜文 李瑞 陳昂 許暉 李少仙)
編者按
源于中國,屬于世界;絲路新語,惠及全球。今年是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交通、商貿、旅游、教育、文化……“一帶一路”與你我息息相關,搭建起世界互聯互通的橋梁,成為各國人民共同發展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
在這條充滿無限魅力與希望的“一帶一路”上,安徽省正在推動建材、汽車、家電、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布局“一帶一路”重點區域,開展廣泛合作。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一帶一路,十年致遠。從今天開始,“魅力安徽”持續推出《“一帶一路”這十年·安徽故事》系列報道,講述普通人物與“一帶一路”的故事,記錄安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歷程,通過這個窗口讓更多的人了解安徽、走進安徽。
安徽“朋友圈”持續擴容
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是安徽推動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近年來,安徽大力推進境外投資,發展規模逐步擴大。據統計,全省對外投資規模在全國位次由2015年第18位躍升至2022年的第10位。全省累計設立境外投資企業(機構)超千家。越來越多的安徽企業走出國門,合作市場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走出去”目標市場也由非洲、東南亞向歐美等市場拓展,在歐盟、北美設立境外企業已超過200個。2022年,安徽省備案企業境外投資項目118個,同比增長40%。
安徽企業海外持續性投資能力增強。江淮汽車已在海外建設19個KD工廠,其中15個位于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海螺水泥在印尼總體規劃水泥產能目標2500萬噸,投資總額約50億美金。截至目前,海螺在印尼區域已累計投資約12.59億美金,年水泥總產能1100萬噸。
安徽境外投資的行業類型也日益多元化。對外投資覆蓋行業大類由2015年的49個擴大到62個,投資方向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源整合型轉變。通過海外并購開展對外投資項目數量超過百個。近年來,安徽不斷推進與德國、俄羅斯、印尼、巴西等國產能合作,謀劃參與“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建立了安徽省“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庫?!笆濉币詠?,安徽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項目達300個。
近年來,安徽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往來頻繁,總量得到突破,結構不斷優化。過去三年,安徽省與東盟進出口年均增幅達到20.2%,高于同期全省進出口年均增幅3.5個百分點。在汽車、家電等重點產品帶動下,過去三年安徽與俄羅斯進出口增長132%,其中出口增長148.4%。
2013年至2022年,安徽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年均增長12%。今年前7個月,安徽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509.3億元,同比增長27.3%,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33.5%。其中,出口1199.8億元,增長46.1%。 (劉媛媛)
江淮健兒閃耀杭州亞運會
10月8日晚,亞運圣火在杭州“大蓮花”緩緩熄滅,至此,杭州亞運會正式落下帷幕。在過去這令人難忘的16個日夜里,江淮健兒共奪取12塊金牌、4塊銀牌、6塊銅牌。賽場上,他們頑強拼搏、奮勇爭先,書寫下了屬于江淮兒女的奮進篇章。
此番參賽,安徽省29名運動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12個大項、29個小項的角逐。他們在參加的各項賽事中爭金奪銀,取得優異戰果,展現出安徽體育硬核實力。同時,他們也在賽場內外盡顯江淮兒女的從容氣魄與颯爽英姿!
在安徽“亞運天團”中,最年長的賴曉曉即將步入而立之年,但寶劍出鞘,鋒芒依舊!憑借高超劍術槍術,賴曉曉一舉奪得武術女子劍術槍術全能項目金牌。憑此金牌,賴曉曉也成功實現全運會、世錦賽、世運會、亞運會“大滿貫”。老將不老,壯志猶在。面對強敵,王春雨、楊雨柔等知名老將,雖未能站上最高領獎臺,仍用不俗的表現贏得尊重。
后浪推前浪,如錢塘潮涌,一浪疊一浪,氣勢如虹。作為安徽“亞運天團”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剛剛年滿17歲的李智嫻是亞運賽場上名副其實的“后浪”。然而,初次參加亞運會的她便迅速在賽場上嶄露頭角。李智嫻是中國女子龍舟隊的隊長,在這支隊伍里擔任鼓手。在隆隆的鼓聲中,李智嫻與隊友乘風破浪、連戰連捷,豪取女子龍舟直道競速賽200米、500米、1000米3個項目的金牌。此外,徐橋、俞思源等后起之秀也都在各自的首趟亞運之旅中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本屆亞運會,安徽省運動員金牌數追平了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創造的奪金紀錄。
一批江淮新星崛起,閃耀亞運賽場,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相信“安徽天團”將精彩繼續。 (周鵬)